您的位置: 首页--> 历史--> 世界历史九下电子课本文集 |
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。 战后初期,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, 而社会主义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。 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统治政策, 逐步实现经济复苏。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,也遇到不少挫折。 与此同时,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,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。 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,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, 开始推行冷战政策。冷战开始后,出现了分别以美、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。 为什么美国和苏联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?冷战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? 冷战的发生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40 多年间, 以美、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、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, 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,并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,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。 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,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。 苏联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。 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,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, 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。 美、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, 使双方的对抗、冲突不断加剧。 1947 年 3 月,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,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。 杜鲁门要求国会拨款援助这两个国家。 在演说中,他把世界分为“自由国家”和“极权政体”两个对立的营垒, 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“自由制度”、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。 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“杜鲁门主义”。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,标志着美、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,冷战开始。 1947 年,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 “欧洲复兴计划”, 即马歇尔计划, 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,稳定资本主义制度。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,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。 相关史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,美国曾是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大国。 它最多时拥有30多艘航空母舰, 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00 多个军事基地。 它还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,美元成为世界货币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,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。 人物扫描 杜鲁门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。 1945年1月,杜鲁门出任美国副总统。4月,罗斯福总统病故,杜鲁门接任总统。 他作出了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的重大 决 策。1949 年, 杜鲁门连任总统。 材料研读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 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,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。 在这条线的后面,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……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, 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, 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。 —丘吉尔“铁幕演说” 你如何理解这段话? 德国的分裂 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,美、苏、英、法 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。 1948 年 2 月,美、英、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, 准备发行货币,筹建政权,引起苏联的抗议。 6 月,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,停止向西柏林供应 煤、电、食品等生活物资,美、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。 “柏林危机”爆发。 当时,苏联没有封锁空中通道,美、英通过空运向西柏林供应物资。 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解除苏联对水陆交通的封锁。 双方都留有余地。大约 11 个月后,美、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, 双方同时解除封锁。 1949 年 9 月, 在 美、英、法占领区成立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, 又称“联邦德国”或“西德”。 10 月,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, 又称“民主德国”或“东德”。 从此,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。 北约与华约对峙 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 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,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。 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磋商, 1949 年,美、英、法等 12 个国家的代表 在华盛顿签署《北大西洋公约》。 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”成立,简称“北约”, 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。 《北大西洋公约》规定: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, 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;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。 1955 年,苏联同 7 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 《华沙条约》。 “华沙条约组织” 成立,简称“华约”。 《华沙条约》规定: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, 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。 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。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, 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,两极格局形成。 相关史事 1951 年, 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成立, 总司令是美国人 艾森豪威尔。 美国承担了西欧防务的绝大部分费用,还有数万美军驻扎在欧洲, 这样,北约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军事实 体。 1955 年, 联邦德国成为北约的正式成员 相关史事 为了抗衡马歇尔计划,苏联加强了对东欧各国的经济援助, 同时,苏联以保卫盟国安全为名,在东欧驻扎几十万军队。 华约还成立了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,总部设在, 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均由苏联人担任。 20世纪60年代,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和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;20世纪70年代,苏联入侵阿富汗; 20世纪80年代,美国制订“星球大战计划”。 美苏双方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。 知识拓展: 柏林墙 德国分裂后,柏林也一分为二, 东西方的对峙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。 1961年,民主德国为防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, 在东、西柏林之间的己方领土上修筑了“反法西斯防卫墙”,又称“柏林墙”。 柏林墙由水泥墙、通电铁丝网和瞭望塔组成, 全长约154千米,高3 ~ 4米,将西柏林包围起来。 柏林墙成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。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,随着东欧剧变和冷战结束, 民主德国政局发生剧烈动荡。 1989年11月,民主德国宣布开放柏林墙。 |